Mindblown: a blog about philosophy.

  • 生日和饯行晚餐 Birthday and Farewell Dinner

    上星期五是復活节假期。邀请了几个好朋友来我们家做客, 也算是为我庆祝生日和饯行。 On Good Friday, we have invited a few friends over for dinner. It was for my birthday and farewell dinner. 我们决定大展厨艺,为朋友们煮一餐马来西亚和广东晚餐。菜单很丰富,菜肴有: We decided to cook something different, a Malaysian and Cantonese dinner for our friends consisting of the following courses: 叉烧包 BBQ pork buns as appetitzer (store bought) 马来西亚的咖哩鸡 Malaysian Curry Chicken (homemade)…

  • 热狗 – 多伦多的街边小食 Hotdog -Toronto Street Food

    (Dear English readers, please scroll down to find the ‘click’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 今天暂不写西藏,因在多伦多的时间只剩一个星期,想多写多伦多。今天向大家介绍多伦多的街边小食。 对自小在马来西亚长大的我,街边小食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虽未必卫生和健康,可是便宜美味自不在话下。在澳洲,由于政府严格的卫生条规,是不允许街边摆卖食物的。可想而知,我在澳洲那种没有街边小食的生活是多苦闷。最近,在墨尔本,开始有一些小档卖抄栗子。可是,就只不过如此,而且不算普遍。要吃马来西亚的街边小食要到餐馆吃,一碗只少要澳币七,八元。我虽爱吃,却觉得实在太贵, 和没有街边吃的风味。可是,坦白说,我在墨尔本住了那么久,已爱上了它的干净。如果,街边突然多了很多小食档,我可能也不会喜欢和习惯。 来到加拿大后,我开始注意到,原来多伦多也有街边小食 – 热狗 ! 虽也是只此一种,可也算流行和很有风味。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热狗档,有些还是24小时经营的。卖的热狗多样化, 有鸡,猪,牛肉,素,还有意大利式的。价钱便宜,约加币一元至二元,意大利肠较贵,三元。更特别的是,每档都有各式各样的调味酱和配料,不另加价,随你加料,免费。酱料有:番茄酱,辣椒酱,芥菜酱,蜂蜜芥菜江,辣芥菜酱等。配料有:腌制过的capsicum, 玉蜀黍粒,洋葱等等。 多伦多人很爱。有些人一个热狗,一瓶汽水,才两,三元,就一餐了。赶时间的,买了,一边走,一边吃。 不然,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吃。 我有个日本朋友的男朋友是卖热狗的。他们是拿了假期工作签证在加拿大一边工作,一边旅行。她的男朋友在日本是一名导游,曾带日本旅客游过四十多个城市。他现在想回日本做自己的生意 – 在街边卖热狗! 我去过东京,没见过街边热狗, 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有一天,我就试了试街边热狗。买了就已忍不住,一边走,一边吃。 很好吃耶 ! 可是,太贪心,加太多辣芥菜酱,辣得我呱呱叫!

  • 把地球走半圈 Circling half the Globe

    (Dear English readers, please scroll down for the ‘click’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拖延了那么久,终于决定了! 行程定了, 机票定了 – 要回澳洲完成硕士和做些散工,赚些钱。 唉!这些日子虽然较无所事事,可也没读到什么书。 日子就是忙blogging, 学新的东西和吃喝玩乐。 现在要回澳考试了才来担心。 我总是临时饱佛脚, 这个恶习改不了!唉! 悠闲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 一星期后, 就会从 多伦多飞去香港逗留几天, 见一见好友。 接着会回马来西亚陪陪家人两个星期,才回澳洲。 等考完试和一切弄妥后,会飞回马来西亚一些日子,再又飞回多伦多。 算是把地球走半圈吧。 虽期待着见家人和朋友,可是一想到十七个小时的机程就怕。 已买了一,两本小说准备在机上读,但可能会看电影多过看小说吧。 最惨的是,买机票买到口袋空空 ! 爸妈妹妹,和各国的朋友们, 迟些见啦!

  • 新的歌声 A New Voice

    今天,上网听我很喜欢的LA电台KCRW 。突然,听到一把美得醉人的歌声唱有点像大戏或山歌的中文歌。 只两,三句中文后,变成了法文歌。 难得听到新的歌声, 就上网‘找’她。 Today, I was listerning to my favarite radio station – KCRW online and suddenly heard this beautiful female voice singing in Chinese with a older Chinese singing style. The song started with a few lines of Chinese and turned into a French song. I was happy to find a new…

  • 储藏未来孩子的冰箱 The ‘Storage’ of Future Babies

    [Picture above (from Toronto Star) : A vat of liquid nitrogen holds embryos donated to LifeQuest Reproductive Centre (Toronto) Medicine for research. Similar containers will soon hold the eggs of young women who want to preserve their fertility.] (Dear English readers, please scroll down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前阵子,在Toronto Star报章读到一篇题为《Babies of the Ice Age》的文章。主要内容是 – 现在的最新科技可以为女性“储存”她们的卵子,以延长生育期。卵子可以在还年轻时从体内“抽出”,放进上图装有氮的容器内。氮可以有效地将卵子保持于健康状态。等到女性想要生育时,才拿出来受孕。就如将食物放进冰箱以保持新鲜。…

  • 西藏拉萨之旅 Trip to the ‘ Roof of the World’

    (Dear English readers, please scroll down for the ‘click’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上个星期,心血来潮换了部落的模版设计,Ed也建议我把首页的照片换去宏伟的布达拉宫。这让我想起三年前的西藏之旅。 当时,我和Ed在中国背包旅行。西藏原不在我们的计划内。机缘巧合下,我在中甸(一个靠近西藏边境的小镇)看到一张旅行社的海报。这旅行社专门帮忙自助旅客办入西藏手续。 西藏是我憧憬的地方,可是一直知道中国政府不鼓励旅客入西藏自助旅行,要去一定要参加旅行团。好奇心驱使下,我跟旅行社负责人谈了谈,发问了许多问题。原来,他帮我们办的入境签证是“假装”为拉萨市(西藏首都)旅行团, 这个“团”的“责任”只是从中甸机场至拉萨市。抵拉萨市后我们就可自己旅行了。代办的入境签证只限于拉萨市,如要离拉萨市到郊外,要另外签证。 我和Ed的假期只乘几天,没时间到郊外。所以,这种签证刚好适合我们。 虽不如我梦想中的“一个月把西藏游遍”的计划,可机会难得,看一看驰名的拉萨也好。价钱比我们预测的便宜。唯一 的问题是我们不会见到所谓的签证,因为这个签证是团体的,不是个人的。我怎么知道我们是否真的进得了去,或进了去出不了来。 加上,我们必须告诉负责人我们要飞离的日子,他帮我们代买飞离拉萨的机票。可是,机票要到了拉萨,再到另一家他们接洽的旅行社才可拿到。 你们无法i想象我们当时有多担心!我进进出出这旅行社十多次,问长问短,要探测这位负责人的可靠性。我最最担心的是,我和负责人的所有交谈,Ed一个字都听不懂。Ed是比我精明的人,我较心地善良,一路上就曾被小骗过一,两次。不过,那些是小骗,我几乎是心甘情愿地被骗。我一直解释说,哎呀,他们日子贫穷,我多给人民币几元 有什么关系。可是,如果这次我又被骗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可是,担心归担心,有些难逢的机会是不可放过的。 看那负责人还蛮可靠的,就决定信一信他。 “团”内除了我俩和其他看来像是自助旅行的人 ,还有几个泰国佛教僧侶。代办人不但为我们定机票,还接送我们到中甸机场和弄妥一切机场手续,难得不必操心。 中甸的机场只有一座小小但现代化的建筑物。因中甸的地理属高原地区,海拨高度约为3400公尺。 机场的座落于盆地。所以,飞机跑道旁即是一座座的山,非常壮观(如右图)。 在机上,我们认识到几位在西藏教英文的加拿大人。有一两个竟在西藏住了六,七年。我还以为西藏机场也有中甸机场的特色,可却令我失望兼惊讶于它的现代化。 还有机舱和机场衔接的通道,不用乘客走到柏油跑道上去登落机。 抵达西藏机场时,有旅行小巴来机场接我们这“团”人。一路有少见的高山平原风景,旅行巴士内有导游一路为我们讲解。当巴士过中国政府的海关时,有这个导游接洽。一切有如团体旅行。从西藏机场至拉萨市约需一个多小时车程。一路上,有中国军队驻守。偶见小镇,这些小镇就像我们在中国境内见到的。镇上店铺的门牌都用大大的中文字,藏文字只是小小的,不起眼的。除了那高原风景,有时我真不敢肯定我是不是到了西藏。 在巴士上,我已微微有一点点头疼和晕昏 。我知道这是高山症症状,不是晕车。那时不明为何中甸和拉萨(海拔约3650公尺)海拔只差约250公尺,我在中甸没高山症。怎知,一抵西藏竟马上感到。今天在网上才读到,是因为中甸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生态环境好,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氧气,所以与拉萨相比,游人的高原反应并不强烈。 抵达拉萨时,巴士把旅客送到各自指定的旅馆。我们的“团体旅行”即算结束。我和Ed即开始我们的拉萨自助游记…..(下回待续)

Got any book recommend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