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澳大利亚墨尔本生活

  • This is how we date 我俩是这样谈恋爱的

    和Ed在一起已有三年多了。 除了他在澳洲工作的十个月时间,我俩都是一个在北 (美加), 一个在南 (澳洲)。 前一,两年,我俩通常是电话联络。 最近一年,我们开始用另一个方式‘谈恋爱’- Skype。 诚心感激先进的科技,让我俩的感情可以维系 😉 当然,没有彼此的信任,了解和要在一起的决心,再先进的科技也帮不到我们。 现在,我只希望我俩能像平常的情侣一般,可以一起吃饭看戏,不只是对着电脑说笑。 (photo taken by Ed in Canada, while I am in Malaysia) Ed and I have been going out for more than three years. Apart from his ten months work in Australia, most of the times, we are thousands of miles apart – he…

  • The ‘G’ Party

    (Dear English readers, please scroll down to find the click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 上个星期六,穿上租来的阿拉丁神灯女郎的衣服,去赴一个名为 The ‘G’ Party的生日派对。名为The ‘G’ Party是因为生日的朋友的名字是Grace。她要出席者穿上第一个字母为G的人或物。例如:gingerbread man, gorilla, 等等都可,不过不可以是 girl, gentleman 等没创意的。 这可把我搞得头疼了好几天。和一些朋友讨论过后,最后决定做阿拉丁神灯女郎, 英文名为genie 🙂 这算是我的第一个服装(costume)或主题(theme)派对。蛮好玩的。 派对上,有gangster, gordilocks, gynocologist, gardener, George Bush 等等。可是,我觉得自己好像很难看,所以不便将相片贴在此献丑 😉 这种派对在澳洲蛮流行的。我曾被邀请到一个以Bollywood为主题的派对。我原先很开心,因为正好可穿上我在尼泊尔买的sari。可惜,派对地点很远和那天下个倾盆大雨,我没法出席。听说,很成功。 一个朋友告诉我,她曾参加过一个主题为中世纪的派对。生日主人租了一座古堡,写了一部中世纪的古堡奇案。被邀请者有特定的角色和对话。不但都穿上了中世纪的服装,还要扮演各自的角色。虽花了很多工夫,可是回味无穷。 现在,因为这个G Party,我突然变得幻想力丰富。我开始幻想我的35 岁和40 岁的生日派对。 我要的35岁生日派对的主题是以6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我希望女性出席者都穿上旗袍,男性穿上西装,就如我喜爱的电影 《花样年华》一样。最好在一间有60年代上海味道的餐厅举行。餐厅内有以往流行的花样设计的墙纸。吃60 年代上海的食物,播60年代的音乐。 我要我的40岁生日派对的主题也要是Bollywood。出席者会穿上印度服装。我们坐在地上,用手吃印度咖哩,听Bollywood音乐和跳Bollywood舞。 哈哈! 一定很好玩! Ed说,我要怎样搞就怎样搞,可是我不可以逼他穿上古怪服装 😉

  • 两个旅行箱的日子 (2)Life with Two Suitcases (2)

    [Continue from Life with Two Suitcases (1) ] (Dear English reader, please scroll down to find the click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几个星期前,我从朋友A家搬去朋友B家。 因为朋友A要去南美洲旅行了,而且也不便住得太久。 把两个旅行箱一提,很容易地就搬到了朋友B家。 这两个旅行箱 :一个装衣物和日常用具,另一个装课本和文具。 重量共不超过三十公斤。 在朋友A家住很像一家人。她父母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我天天有住家饭吃。 在朋友B家住很方便。 她的公寓就在市中心。搭个电梯到楼下,就什么商店餐馆咖啡室都有。 5至10分钟就可走到图书馆。这正适合我苦读的日子。 现在,考试过了,正适合我泡咖啡店的日子。 知道我只在墨尔本几个月,这些朋友不但不肯收房租,还处处照顾我。 心中很感激。 其实,有时也会厌倦这种居无定所的流浪式生活。 可往积极一方面想,这种两个旅行箱的日子却也很简单,很方便。 衣服就那几件,出门前不用多想,有什么穿什么。 反正就要离开墨尔本了,日常用品就只是需要的。 没什么多余的,也没什么需求。 少需求,就少烦恼。 这种生活,还不错。

  • It is winter again !

    It is winter again ! In Australia, winter started officially on 1st June. This is the THIRD winter for me in less than one year ! Winter was just over in Australia when I left Melbourne last year. I went to Canada and had my first white winter there. Now, i am back to Melbourne…

  • Federation Square

    (photo from http://www.federationsquare.com.au/index.cfm?pageID=56&galleryID=1) 今天想写一写我很喜欢的Federation Square (简称Fed Sq)。 Fed Sq 是一座十年不到的新建筑物,其目的是想为墨尔本提供一个集文化,艺术,旅游和公众空间的场所。 它座落在Flinders St Station 的正对面, 它的右边正是St Paul’s Cathedrel,左边是Yarra River. Federation Square (Fed Sq) is one of my favourite spots in Melbourne. It was built less than 10 years ago. It is the public space and a unique cultural, art and tourism precinct for Melbourne city. It…

  • Jazz on Saturday

    老板下星期一渡假回来, 我的上班生活也即将结束。(也希望我会有多些时间写部落啦:) 那一星期60个小时的工作,每天只少两个小时的来回车程,和那帮老板全权照顾他的店铺的重重责任把我累坏了。 所以,没了重重的工作负担,昨天上班时, 我的心情特别好。 从下星期开始, 我就将会专注于完成学业。 一星期我只做一天工,其他四天要上诊所实习和准备考试。 心血来潮下,把药剂店铺内通常播的流行音乐的电台关了。 扭去了我喜欢的PBS电台。 因为,我非常喜欢的星期六节目正在播放 – Jazz on Saturday 突然间,药剂行的气氛变了。 没了那重复又重复,和“吵”得我头痛的流行曲,却是那醉人的爵士音乐。 当然,音乐这种东西,见人见智。 我想,顾客可能会觉得古怪,一定以为进错了爵士bar,而不是药剂行。 店铺内的职员还喜欢。一位说,她感觉就像在一家昏暗的爵士bar内喝喝红酒, 听听音乐。 当然,我们仍很认真工作 (我老板有时也会看看我的部落 :p ) 可那爵士音乐倒令我” 前所未有”地“享受” 我的工作。 原来,音乐的魔力真的很大 ! 或许,你也该试一试。如果工作允许的话,听一听你喜欢的音乐,你也可能会爱上你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