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 Par 1 和 Part 2
6. 肉骨茶 (Bak Kut Teh)
肉骨茶起源于吉隆坡附近的一个港口 – 吧生。据说,古时的吧生港口聘有很多华人做苦工。为了补充体力,兴起了一种用各种药材、猪骨和猪肉久熬出来的汤,拌饭吃。所以,名为“肉骨”。
至于肉骨茶内“茶”字,并不是因为加入茶叶熬煮。“茶”字的起源,曾听说过几种不同的说法。据大马饮食文化名人,林金城大哥的《寻味地图》一书中指出,一位名为李文地的小贩,卖肉骨茶卖得名气响当。当地人昵称他为“肉骨地”。这是古人喜在人名前冠以职业属性的习惯。如卖鸡肉出名的阿兰,会被昵称为“鸡肉兰“,还有“猪肉荣”等诸如此类的昵称。吃肉骨茶的吧生人多从福建永春来马。在永春方言中,“地”和“茶”同音。“肉骨地”就成了“bak kut teh” (肉骨茶)。至今,马来西亚华人,不分籍贯,谈起“肉骨茶”,还是发音为“bak kut teh”!
最好吃的bak kut teh, 当然是在其发祥地 – 吧生。一般的吃法是,好友家人三五人,点几碗料,如一碗猪骨、一碗猪脚、一碗猪肚、一碗猪肠 (如上图)。我们家人也偏爱吃泡浸在汤内已久,把精华都“吸入”的豆腐卜。 再点一碟油条 (油条也可浸入汤内吸取汤的“精华”)!我也很爱把深巧克力色的汤拌饭吃。这种早餐简直可为我提供一整天的体力,午餐晚餐都可免了!对,是早餐,吧生人是早上吃肉骨茶的!:)
去吃肉骨茶,可自备自己喜爱的茶叶。饱餐后,一杯香浓好茶下肚,解味又解脂,赞!好茶,好肉骨茶,人生享受可以这么简单….
注: 马来西亚肉骨茶和新加坡的有点不同。马来西亚肉骨茶汤色深,药材味浓。新加坡的色清,胡椒粒味重,药材味不浓。
烧肉云吞干捞面
7. 云吞干捞面
还没出国前,云吞面对我来说本就是干捞的。干捞是马来西亚人的说法,即捞面。直到后来去墨尔本留学, 在港式云吞面店用餐时,才惊觉港式云吞面,如无特别注明,是汤面。思念马来西亚云吞干捞面的我,要求捞面时,服务员都会一脸不解的样子。上桌的,只是加一点酱油,淡而无味的捞面。和马来西亚式的,用黑酱油、麻油、酱油、葱油、蚝油、少许鱼露、少许糖和胡椒粉的捞汁相比,港式云吞捞面显得逊色得多。
港式云吞面讲究汤的鲜甜和云吞馅的丰美。马来西亚云吞的肉馅没港式的肥大,盛云吞的汤也不是主角。马来西亚云吞面讲究的似乎是捞汁的美味和独特。另外,加料云吞干捞面很常见,滑鸡、烧鸡、姜鸭、叉烧、烧肉、冬菇鸡脚、咖哩干捞、各式各样,任君“加料”!除了捞汁,其他材料的丰富美味,也是评估马来西亚云吞面的条件。如上图,就是烧肉云吞面。
碌碌 – 妈妈”碌”好鱼丸串,给乖宝宝吃 🙂
8. 碌碌 Lok Lok
碌碌有点像火锅餐。不同的是,它是在一辆小货车内。货车“开门”,内有诱人的一串串肉串,有猪肉丸、鱼丸、小八爪鱼、海蜇、蚶、虾、猪腰等。肉串旁几个装有滚滚热汤的铁桶,和几种沾酱。你站在货车旁,选串、投入滚汤内,稍等几分钟,沾酱,即可入口。方便快速。让节奏紧张的人们,停下脚步,“碌一碌”,忙里偷闲,温饱肚子。
我其实不太清楚碌碌算不算大马特色小吃。基于卫生问题,我自己已很少吃了。毕竟,和陌生人共用铁锅,有点不卫生。而且,我更无法控制人家是否会咬一口后,发现不熟,又把肉串放入滚汤内!哈哈,想到就有点噁心吧?!
可是,在多伦多的某一天,我去观看由大马导演陈翠梅执导,扬名海外的 《Love Conquers All》这部电影时,留意到电影内多次出现人们吃碌碌的画面,顿时思家。这趟回马,在多个夜市中,见到碌碌仍然普及。我担心的卫生问题,看来是我多虑了?只要好吃,站着吃又有风味!管他卫不卫生的!哈哈!
虾膏猪肠粉
9. 猪肠粉
爱吃港式点心的朋友,应该对港式肠粉熟悉。港式肠粉属于包馅肠粉,肠粉内卷有虾、叉烧、牛肉等。可是,在马来西亚,我们吃的猪肠粉则很“斋”,没有馅。淋上熟油、甜酱,另加一点辣椒酱、芝麻、炸葱,即是。吃清淡如我妈妈之人,甚至什么酱都不加,只要有些许生抽,就可吃得津津有味。嗯,这种没馅、听起来甚乏味,却胜于其“原始”的肠粉,就是马来西亚人爱吃的“猪肠粉”。我们吃是吃肠粉的嫩滑,入口即溶的感觉吧!
当然,也不至于如此单调。猪肠粉的酱料也有变化和各种选择,如虾膏 (如上图)、咖哩汁 (对啊,来到马来西亚人手中,什么食物都可以加咖哩,呵呵)、冬菇肉碎汁 等。有些肠粉,则卷有香脆虾米和沙葛粒。这种肠粉源自一个名为安顺的地方,所以被命名为“安顺猪肠粉”。有一些档口,则有加酿料 (如酿豆腐、酿苦瓜等)、鱼丸、炸腐皮等,有的还有咖哩鸡、咖哩猪皮!
猪肠粉中的形状虽有分别 (如卷成圆柱猪肠状、或对折几次扁平状), 却一律被称为猪肠粉。而我不爱吃圆柱猪肠状的,表面积小,沾酱则少,吃起来没扁平状的有味。嘻嘻,我这人就是比较爱吃浓味的 😉
酿豆腐
10. 酿豆腐
酿豆腐是客家人的食物。因马来西亚客家人众多 (我就是客家人一名啦 🙂 ),客家人的饮食习惯自然渗入马来西亚的饮食文化。酿豆腐的特色是软软白豆腐内的美味肉馅。经在油中快速煎一煎,豆腐和肉酱更是香喷喷可口。在马来西亚看到的“酿豆腐”档口,可看到种类繁多,植入馅料的苦瓜、茄子、辣椒、豆腐卜….。并不会因“酿豆腐”之名而被局限于白豆腐。还有炸云吞、炸鱼饼、炸春卷等等!!(如下图)
(下一篇: 介绍瓦煲老鼠粉、大埔客家面、薄饼(Po-piah), Kaya牛油面包和生熟鸡蛋、鸡饭(海南鸡饭和怡保芽菜鸡饭)
{ 0 comments… add one now }